○集(别集)※《龙集》三十二卷《附录》一卷
陈氏曰:著作佐郎庐陵刘伟明撰。元丰进士,绍圣词科。曾忄造《诗选》以比石敏若,非其伦也。龙,安福乡名,所居也。
周平园序略曰:庐陵自欧阳文忠公以文章续韩文公正传,遂为本朝儒宗。继之者,龙刘公。文忠薨於颍,公方冠,不及从之游,然斯文未丧,何害其为韩门籍、也。先是,汴京及麻沙刻公集二十五卷。绍兴初,会昌尉罗良弼遍求别本,增至三十二卷,凡六百三十馀篇。予尝论公之文,如《南郊赋》,气格近先汉,已为泰陵简擢;诗书序记,往往祖述韩、柳,或似之;铭志丰腴,规摹文忠,读者可以自见。其才学出处,具载李彦弼志铭,罗氏跋语云。※《东观馀论》三卷
陈氏曰:秘书郎昭武黄伯思长睿撰。伯思,右丞黄履之孙,吴园张根之婿,於李忠定纲为中外襟袂,故忠定志其墓。伯思,元符庚辰进士,年四十而死。好古博雅,喜神仙家言,自号林子,别字霄宾,有集一百卷。此书止《法帖刊误》及序跋古书画、器物,故名《馀论》。
※《北湖集》十卷《长短句》一卷陈氏曰:直秘阁知虢州富川吴则礼子副撰。其父中复,以孙荐为御史,不求识面台官者也。中复弟几复、嗣复,子立礼及嗣复子审礼,皆登科,有名誉。
则礼以父泽入仕,晚居豫章,号北湖居士。
※《刘左史集》四卷
陈氏曰:起居郎永嘉刘安节元承撰。与从弟安上皆尝事二程,同游太学,号二刘。安节元符三年进士,为察官左史,晚知宣州以没。
※《箕颍集》二十卷
陈氏曰:颍昌曹组元宠撰。组本与兄纬有声太学,亦能诗文,而以滑稽下俚之词行於世得名,良可惜也。谢克家任伯为集序,其子勋跋其後,略见其出处。
盖宣和三年始登第,郊礼进《祥光赋》,有旨换武阶,兼阁职,诏中书召试,仍给事殿中,未几而卒。然集中有《谢及第启》,自叙云:“蚤预诸生,竟叨右列。”则未第之前,已在西班,未知何以也。曾忄造《诗选》云:“六举不第,宣和中,诏赴廷试,赐第。”《启》中所谓“特举孱微,许从俊造”忄造之言良是。序跋不著其实尔。
※《夷白堂小集》二十卷《别集》三卷
陈氏曰:考功员外郎括苍鲍慎由钦止撰。元初,以任子试吏部,铨第一,复登六年进士乙科,甫脱选,即为郎。然自是数坐累,官竟不进。其父粹,始居吴,故葬於吴兴。
※《青集》十卷《附录》一卷
陈氏曰:楚州教授临川汪革信民撰。绍圣四年试礼部第一,遂登甲科。蔡京当国,召为宗子博士,力辞不就。年才四十卒。吕原明志其墓,晁以道为词以哀之。革尝有言曰:“咬得菜根,则万事可做。”诚名言也。
※《玉集》二十二卷
陈氏曰:左司员外郎永嘉倪涛巨济撰。其父始徙居广德。涛,大观三年进士。
燕山之役,诵言其非,以沮军罢,谪衡州茶陵以死,年三十九。吕居仁志其墓,曾吉父为作集序。※《竹隐畸士集》四十卷
陈氏曰:右文殿修撰韦成赵鼎臣承之撰。元甲科,绍圣宏词。又自号苇翁。其孙纲立刊於复州,本百二十卷,刊止四十卷而代去,遂止。
※《後湖集》十卷
陈氏曰:丹阳苏庠养直撰。其父坚伯固亦有诗名。庠以遗泽畀其子,而自放江湖,东坡见其《清江曲》,大爱之,由是得名。僧祖可正平号癞可者,其弟也。庠中子扶亦工诗,有清苦之节。庠,绅之後,颂之族。※《刘给事集》五卷陈氏曰:给事中刘安上元礼撰。绍圣四年登第。历台谏、掖垣、锁闼以次对,历三郡而终。集中有《弹蔡京疏》。
※《章贡集》二十卷
陈氏曰:秘书监李朴先之撰。绍圣元年进士。坐言隆之贤,废三十年,蔡京欲强致之,不屈。其教授西京国子监也,程伊川与之甚厚,然谓其太直,以洛中风波为戒。朴笑曰:“不意此言发於先生之口。”伊川为之改容愧谢。其风节可畏也。
※《吕吉甫集》二十卷
晁氏曰:吕惠卿字吉甫,闽人。王安石执政,擢参知政事。元初谪知福州。
绍圣後累领藩镇。有《庄子解》。为文长於表奏。
後村刘氏曰:考亭论荆公、东坡门人,宁取吕吉甫,而不取秦少游辈,其说以为吉甫犹看经书,少游翰墨而已。孙鸿庆序其文,谓辞严义密,追古作者。
※《李淇水集》八十卷
陈氏曰:门下侍郎大名李清臣撰,清臣,韩魏公婿。治平二年中制科。欧阳公爱其文,以比苏轼。其为人亦宽博有度,而趣时嗜权利。首主绍述之论,意规宰相,亦卒不如其志。
※《张无尽集》三十二卷
晁氏曰:张商英字天觉。登第,调官陕路。章察访巴蜀,风采倾动西南峡中,部使者忧之,日夕谋所以待之之礼曲尽,因求辩博之士,以备燕谈。或以天觉姓名告,因檄召至夔州。既至,杯酒果以人材为问。部使者即言之,令召入。天觉不冠,服巾,长揖径就坐左。负气敢大言,天觉辄吐言压之。大喜,归而荐於朝,由是召用。元中,为开封府推官,出使河东。绍圣初,擢御史。大观四年,长星见,蔡京罢相,乃拜右仆射,尽反京之政,召用元迁客,天下翕然归重。期年去位。靖康初,遂与司马温公、范文正公同日降制,加赠官爵。赐谥文忠。
※《临汉隐居集》二十卷
晁氏曰:魏泰字通辅,襄阳人。曾布子宣之妻弟。幼爽迈,能属文,尝从徐禧。晚节卜隐汉上。人颇言其倚子宣之势,为乡里患苦云。
※《梅文安集》十五卷
陈氏曰:户部尚书浦江梅执礼和胜撰。执礼死於靖康之祸,人固哀其不幸,而不知吴革、赵子之谋,执礼实主之。事既泄,范琼杀革,徐秉哲以子遗虏,虏知执礼预谋,以根括金银为罪,问谁为长官,意在执礼也。安扶恐其坐之。进曰:“皆长官也。”遂俱死。文安者,所封开国县也。
※《李忠愍集》十二卷
陈氏曰:吏部侍郎临李若水清卿撰。後二卷为附录。其死事时,才三十五岁。本名若冰,以靖康出使,改今名。诗文虽不多,而诗有风度,文有气概,足以知其所存矣。
※《傅忠肃集》三卷
陈氏曰:待制济源傅察公晦撰。尧俞从孙也。宣和七年,以吏部郎接伴虏使,虏人入寇,使人不来,为虏驱去。斡离不胁使拜,不屈见杀。
周平园序其集,谓公文务体要,辞约而理尽,甚类献简。诗尤温纯该贯,次险韵,愈多而愈工。
※《欧阳修撰集》六卷
陈氏曰:崇仁布衣赠秘阁修撰欧阳彻德明撰。彻死年三十一。环吴沆裒其诗为《飘然集》三卷,而会稽胡衍晋远取其所上三书,并刻之临川ヘ廨。※《丁永州集》三卷陈氏曰:知永州吴兴丁注葆光撰。元丰中余中榜进士。喜为歌词,世所传“催雪无闷”,及“重午庆清明”,皆有承平雅气象。有女乐清令富春李素见素,实先妣之大父母也。※《演山集》六十卷
陈氏曰:端明殿学士延平黄裳勉仲撰。元丰二年进士第一人。贵显於崇观,死於建炎,年八十七。方三舍法行,裳谓:“宜近不宜远,宜少不宜老,宜富不宜贫,不如遵祖宗科举之制。”世传以为口实。
※《梁集》一百二十卷
陈氏曰:丞相忠定公昭武李纲伯纪撰。父夔,进士起家,至右文殿修撰。黄右丞履之甥也。纲娶吴园先生张根之女,亦右丞外孙,“梁”名集者,修撰葬锡山,忠定尝庐墓云。
※《襄陵集》二十四卷
陈氏曰:尚书右丞襄陵许翰崧老撰。元三年进士。靖康初入西府,建炎为丞辖,与黄潜善辈不合而去。
※《横塘集》三十卷
陈氏曰:尚书右丞瑞安许景衡少伊撰。亦尝从程氏学,建炎初为执政,与汪、黄不合罢。建议渡江幸建康,言者以为非是。及下还京之诏,景衡忧卒於瓜州。未几,虏骑奄至维扬,仓卒南渡。※《吕忠穆集》十五卷陈氏曰:丞相济南吕颐浩元直撰。後三卷为《燕魏杂》,记古今事,卷末言金人乱华始末甚详。※《忠正德文集》十卷
陈氏曰:丞相闻喜赵鼎元镇撰。四字,高庙所赐宸翰中语也。
周平园序略曰:公为中丞,上语范宗尹云:“鼎在言路极举职,所言四十事,已施行三十六。”盖祖宗初除言事官,即置簿载所言事目,多寡当否,已行即朱销其下,外庭未必知也。既入相,虏震合淝,决策亲征,虑无遗策。盖公气节端方,学术纯正,笔力又过人,凡处分军国机务,多其视草,然後御付外。惟德与文,又孰加此!
※《龟山集》二十八卷
陈氏曰:工部侍郎延平杨时中立撰。时及从明道,死当建炎四年,年八十七,於程门最为寿考。※《尹和靖集》一卷《附集》一卷陈氏曰:徽猷阁待制河南尹享彦明撰。子渐之孙。年十九举进士,策问欲诛元党籍,不对而出,遂罢举。靖康赐号和靖处士。虏陷洛阳,阖门遇害,死而复苏,门人潜载以逃。客涪州,以范元长荐入经筵,擢列侍从,葬会稽山。
◎胡文定公《武夷集》十五卷
陈氏曰:给事中崇安胡安国康侯撰。绍圣四年进士第三人。仕四十年,实历不及三载。著《春秋传》行於世。本喜为文,後笃志於学,乃不复作。其辞召试曰:“少习艺文,不称语妙。晚捐华藻,才取理明。既觉昨非,更无馀习。”故其文集止此。致堂序略曰:惟邹鲁之学,由秦、汉、隋、唐莫有传授,其名世大儒,仅如佛家者流,所谓戒律讲论之宗而已。至於言外传心,直超佛地,则未见其人。
是以圣道不绝如线,口笔衮衮,异乎身践,有书徒存,犹无书也。逮及我宋,熙宁以来,先觉杰出,上继回、轲,天下英才心悦而诚服。然後孔氏述业,浸以光显,《五经》、《语》、《孟》所载,譬如逢春之木,有本之澜,生意流形,初非死质,成已成物,始终有序。先臣夙禀大志,闻而知之,以仁为居,以义为用,以身修家齐、国治天下平为效。若夫记诵训诂,辩说词华之习,不一与焉。其宏纲大用,奥义微词,既於笔削之书发挥底蕴,自馀因事有作,进则陈之君父,退则语於公卿,或酬酢朋游,或训教子弟,一言一话,尤足以证明往昔,昭迪来今。
敢图家藏,遂上御府,斯文不坠,後裔有荣。然父书精深,而臣以粗浅之言冠於篇首;君学高远,而臣以卑近之论渎於聪明。兹荣也,祗所以为愧欤!
《朱子语录》曰:胡文定公文字皆实,但奏议每件引《春秋》,亦有无其事而迁就之者。大抵朝廷文字,且要论事情利害是非令分晓。今人多先引故事,如论青苗,只是东坡兄弟说得有精神,他人皆说从别处去。
※《默堂集》二十二卷
陈氏曰:宗正少卿延平陈渊知默撰。一字几叟。了翁之侄孙,杨龟山门人,绍兴初尝为谏官。
◎致堂《斐然集》三十卷
陈氏曰:礼部侍郎胡寅明仲撰。文定公长子也。本其兄子,初生,弃不举,文定收育之。既长,俾自绝於本生,不为心丧,止服世父之服,寅遵行之。集中有《与秦丞相书》,言之甚详。人伦之变,古今所未有也。寅,宣和进士。绍兴初已为从官,不主和议,秦桧本与其父子有契分,竟谪新州。桧死,北归,没於岳州。
※《五峰集》五卷
陈氏曰:右承务郎胡宏仁仲撰。文定季子。不出仕,笃意理学,南轩张┉,其门人也。别本不分卷。◎王履道《初寮集》十卷《内制》十八卷《外制》十卷
晁氏曰:王安中字履道,真定人。政和中,有密荐於上者,自监大明仓,累擢掌内外制。後拜太保,镇燕山。建炎初,贬象州。为文奇高妙,最长於制诰。李邴入翰林,尝请於上,以方今词林之式上,首尾举安中之名。自号初寮。
陈氏曰:安中年十四荐於乡,凡四举乃登第,为中司受旨。攻蔡京,京子攸入禁中,日夕泣涕告於上,安中亟改翰苑,事遂止。其自政府出守燕,京父子排之也。然安中之进,亦本由梁师成。始东坡帅定武,安中未弱冠,犹及师事焉,未卒业而坡去。其後晁以道为无极令,安中既第,修邑子礼,用长笺,自言以新学窃一第为亲荣,非其志也。以道曰:“为学当谨初,何患不远到。”安中筑室,榜曰初寮。其议论闻见,多得於以道。既贵显,遂讳晁学,但称成州使君四丈,无复先生之号矣。甚哉!籍、不畔之难也。
龛李氏序略曰:本朝承五季之後,杨、刘之学盛於一时,其裁割纂组之工极矣。石介愤然以杨公破碎圣人之道,为世巨害,著论排之甚力。然当时文宗钜儒司翰墨之职者,亦必循本朝故事,如近世张公安道高简粹纯,王公禹玉温润典裁,元公厚之精丽稳密,苏东坡先生雄深秀伟,皆制词之杰然者。譬之王良、造父策骥而骋康庄,一日千里,而节以和銮,驰之蚁封,亦必中度,岂能彼而不能此哉!初寮先生太保王公,自布衣以文称天下,由东观入掖垣,由乌府登禁,皆天下第一选。司内外制者累年,其所制,体大而义严,事而旨深,奇而不失正,雄而不为夸。褒勋劳,则有带砺丹青之信;施霈宥,则有雨露涵濡之泽;文治平,则祥极乎凤麟;申戒饬,则诚著乎金石;嘉武节,则毅乎彪虎之威;美文德,则昭乎藻火之华。极其致,盖与本朝三数公不相上下。而驰骤乎燕、许、常、扬之域,若不以体制拘之,乎汉氏矣。盖公天才英迈,笔力有馀,於文於诗,皆奇高妙,无所不能,故出为世用者如此。自徽宗皇帝即位以来,擅制诰之美者,公一人而已。得不谓一代之奇文欤。
周平园序略曰:公年二十有七,游五台,为《竹林泉赋》,以将相喻泉石,格高而意新。送某赠大父诗云:“不论与汝小一月,政自容君数百人。”专用吾宗公瑾、伯仁事,致推尊年德之意,精切浑成,不类少作。时方讳言苏学,而公已潜启其秘钥。久之,徽宗旁求文士,召馆阁,给札亲试,骤掌书命,由中司入北门,历二辖,其制诰、表章、诗文大率雅重温润,而时发秀杰之语。《定功》、《继伐》等碑,《睿谟曲宴百韵诗》,多出特命,上恩与天通矣。万目睽睽,徒谓其鹤鸣九皋,而不知夺胎换骨自有仙手,故未尝以曲学指之。今前集四十卷是也。中兴南渡,四海名胜,迁谪避地,萃於湖广。而公婿赵奇、子辟章,又家之游、夏,大篇短章,更唱迭和。既已尽发平昔之所蕴,且复躬阅事物之变,益以江山之助,心与境会,意随辞达,韵遇险而反夷,事积故而逾新,他人瞠乎其後,我乃绰有馀裕。至如桂、柳佛寺诸记,闳深辨丽,近坡暮年之作。黄、张、晁、秦既没,系文统,接坠绪,谁出公右,岂止袭其裳、佩其环而已!今後集十卷是也。
◎汪彦章《浮溪集》六十卷陈氏曰:翰林学士婺源汪藻彦章撰。四六偶俪之文,起於齐、梁,历隋、唐之世,表章诏诰多用之。然令狐楚、李商隐之流,是为能者,殊不工也。本朝杨、刘诸名公,犹未变唐体,至欧、苏始以博学富文为大篇长句,叙事达意,无艰难牵强之态。而王荆公尤深厚尔雅,俪语之工,昔所未有。绍圣後,置词科,习者益众,格律精严,一字不苟错,若《浮溪》,尤其集大成者也。孙鸿庆序,言其文贯穿百氏,网罗旧闻,文从字顺,体制亦浑然不见刻画,如金钟大镛,叩之辄应。当大典册,深淳雅健,追配古作,所谓常、扬、燕、许诸人皆莫及也。
※《石林总集》一百卷《年谱》一卷
陈氏曰:尚书左丞吴郡叶梦得少蕴撰。绍圣四年进士。崇、观骤贵显,三十一岁掌外制,次年遂入翰林。中废,至建炎乃执政,然才数日而罢。平生所历州镇,皆有能声。胡文定安国尝以其蔡、颍、南京之政荐於朝,谓不当以宿累废。
晚两帅金陵,当兀术临江,移三山,平群寇,其功不可没也。秦桧秉政,欲令帅蜀,辞不行,忤桧意,以崇庆节度使致仕。其居在卞山,奇石森列,藏书数万卷。
既没,守者不谨,屋与书俱烬於火。石林二字,本出《楚辞·天问》。
※《石林建康集》十卷
陈氏曰:皆帅建康时诗文。其初以所莅官各为一集,後其家编次总而合之,此集其一也。
※《石林审是集》八卷
陈氏曰:其门人盛光祖子绍所录,亦已入《总集》。※《翟忠惠集》三十卷
陈氏曰:参政丹阳翟汝文公巽撰。汝文制诰古雅,多用全句,气格浑厚,近世罕及。夫人邢氏,恕之女,居实其弟也。长子耆季,实邢出,好古博文,高尚不仕。忠惠者,私谥也。
※《鸿庆集》四十二卷
陈氏曰:户部尚书晋陵孙觌仲益撰。大观三年进士。政和四年词科。代高丽《谢赐燕乐表》,脍炙人口。生元丰辛酉,卒乾道己丑,盖年八十九,可谓耆宿矣。而其平生出处,至不足道也。尝提举鸿庆宫,故以名集。
周平园序略曰:公轶群迈往,赋才独异。而复天假之年,磨淬锻炼,重之以湖山之助,名章隽语,少而成,壮而盈,晚而愈精。靖康时为执法词臣,其章疏、制诰、表奏,往往如陆敬舆,明辩骏发,每一篇出,世争传诵。耄年为论讠巽次对,亲为谢表启,各出新意,用事属词,少壮所不逮。※《綦北海集》六十卷陈氏曰:翰林学士北海綦礼叔厚撰。工於四六。秦桧初罢相,礼当制,有御笔词头藏其家。桧再相,下台州追索,时礼已死,幸不及祸。
※《龛草堂後集》二十六卷
陈氏曰:参政钜野李邴汉老撰。明受之变,以兵部侍郎直学士院,叱责凶渠,朝廷赖焉。既复辟,首擢执政。周益公作神道碑,言前、後集一百卷,今惟後集,盖皆南渡後所作也,朱文公为之序。汉老,乐静右史之侄,五世祖涛,五代时宰相。石晋之乱,弟氵在翰林,陷於虏。及邴立节於建炎,而弟邺守会稽,亦随金人北去,世以为异。
※《龟溪集》十二卷
陈氏曰:知枢密院忠敏吴兴沈与求必先撰。建炎、绍兴之,历三院、翰苑以至执政。尝奏言王安石之罪大者,在於取扬雄、冯道。当时学者,惟知有安石,丧乱之际,甘心从伪,无仗节死义之风,实安石倡之。此论前未之及也。绍兴七年,终於位。
◎陈参政《简斋集》二十卷
晁氏曰:陈与义字去非,汝州叶县人。中进士第。宣和中,徽宗见其所赋《墨梅诗》,喜之,遂登册府。建炎中掌内外制,拜参知政事以卒。晚年诗尤工,周葵得其家所藏五百馀篇刊行之,号《简斋集》。
陈氏曰:去非其先盖蜀人,东坡所传陈希亮公弼者,其曾祖也。崇、观,尚王氏经学,风雅几废绝,而去非独以诗名,中兴後,遂显用。
後村刘氏曰:元後,诗人迭起,一种则波澜富而句律疏,一种则煅炼精而情性远。要之,不出苏、黄二体而已。及简斋出,始以老杜为师。《墨梅》之类,尚是少作,建炎以後,避地湖峤,行路万里,诗益奇壮。《元日》云:“後饮屠苏惊已老,长乘舴艋竟安归!”《除夕》云:“多事鬓毛随节换,尽情灯火向人明”。《记宣靖事》云:“东南鬼火成何事,终待胡锋作争臣(谓方腊不能为患,直待粘、斡耳)。”《岳阳楼》云:“登临吴、蜀横分地,徙倚湖山欲暮时。”又云:“乾坤万事集双鬓,臣子一谪今五年。”《闻德音》云:“自古安危关政事,随时忧喜到樵渔。”五言云:“泊舟华容县,湖水终夜明。凄然不能寐,左右菰蒲声。穷途事多违,胜处心亦惊。三更萤火闹,万里天河横。腐儒忧平世,况复值甲兵。终焉无寸策,白满头生。”造次不忘忧爱,以简严埽繁缛,以雄浑代尖巧。第其品格,当在诸家之上。
※《扪膝先生文集》
尚书郎三喻汝砺撰。後刘氏序略曰:靖康之难,虏议立伪楚以绝民望,先生扪其膝曰:“此膝岂可屈哉。”即日挂冠神武门,遂自号扪膝居士。由是名重海内。先生之於学,不古不好;於文,不古不嗜;於事,不古不惬;故其於名节,不古不止也。既没六十三年,而文集始出。呜呼!此岂如时花候禽,可悦一时耳目之比,宜其愈久而愈难泯也。盖先生之文,一字不肯苟於下笔,每篇率能驰骋上下,涛起阜涌,力有馀而气不竭。辞既工,於理与事,又欲明白而深切,其得无传乎?
※《昭德晁公文集》六十卷
侍郎晁公武子止撰。後溪刘氏序略曰:国家丙午之变,中原衣冠不南渡,则西入於蜀。其入於蜀者,有能言当时理乱兴丧之由,而明乎得失之迹,历历道往事,诵京、洛之遗风者,鲜矣。藉令有之,而能达之乎文辞,可使耳目尚接乎而後之人有传焉,者亦又鲜焉。昭德晁公盖能言当时理乱兴丧之由,而明乎得失之迹;道往事,诵遗风,而又能达之乎文辞以传者也。其经事之多,尝艰之久,而学日益强,文日益力,犹以为未足。其《答进士刘兴宗书》曰:“仆少时贯穿群书,出入百氏,旁逮释、老恢诡之学,一再终日,其勤亦至矣,亡得焉,反而求之六艺,似於道有见也。乃愿师董仲舒,心奇贾生而病其杂也。”则公之学可睹矣。
※《宇文肃愍公文集》赠开府仪同三司宇文虚中撰。後溪刘氏序略曰:公羁绝域者十五年,而朝廷悉发其家人北去,後四年,父子谋觉而阖门被祸矣。公弟兄早以才奋,皆致位二府,公之文章,又最见称於当世。余读其为馆职时所与开封尹论事书而壮之。使充是书以往,足以追古人而并驾。公既亟见用於尚文之日,润色太平,黼藻休烈,则余之所谓系一时所遇而作,非公之所欲充而不已者也。故公《答曾晦之书》云:“仆长而游太学,为科举所使,及得一官,又屡为应制代言之文,皆非得已而为者。去岁得罪,杜门於此,取箧中书史,卧而读之,日尽数卷,乃知古人之未尝为文也。惟其无意於为文,而遇事乃言,则其优游舒泰,奋迅豪荡,盖无施而不可。昔尝谓西汉制诏,妙绝於元、成,而章疏奏对,至谷子而工极无以复加矣,迨今思之则不然。惟高帝立长沙王、令诸吏善遇高爵及省赋、举贤等诏,吕后、孝文《赐匈奴单于书》,楚王信以下上尊号,相国何等议天子所服,此等数篇卓然浑成,非司马相如、王褒辈冥搜巧绘所能至也。”公之此书,至论古之人成德为行,隐然出处之大致,亦非有意於其。又观所与赵庆长论文书亦曰:“不若清明廖邈之为愈也。”挺臣欲表出其先大父之文,即二书所言,余又何加焉。
※《杜起莘文集》
殿中侍御史杜莘老起莘撰。後溪刘氏序略曰:公学术之正,文辞之典,气节之刚,与王公龟龄大略相似,而公奋起孤远为尤难。余尝得公奏疏而读之,其言五药石也。公卒四十馀年,余守眉阳,又得公他文阅之,叹曰:“善哉!穷之言,达之行也。”今年又得公经论千馀篇,信乎公之学得於孟子者欤。世益降,士之为文益浮。噫!无复斯文也已。※《西山老文集》二十四卷豫章胡直孺少汲撰。绍兴中仕至刑部尚书。孙鸿庆序略曰:公少工於诗,语出惊人,鲁直一见,击节叹赏,指示佳处数十语,表而出之。他文称是,笔力雄赡,所为赋颂、表启、记序、铭赞之属,盖数万言,如行流水,自然成文。
※《胡承公集》十卷《资古绍志集》十卷
晁氏曰:胡世将字承公。中进士科。早受知晁无咎。建炎南渡,尝直学士院,终於资政殿学士、川陕宣抚使。为文敏赡温雅,掌书命颇有能声。喜聚金石刻,效欧公《集古录》为《资古绍志集》。序云:以成其先人之志,故以“绍志”目其书。
陈氏曰:文恭公宿之曾孙。以兵部侍郎为川、陕副宣,金虏败盟,继吴之後,经画守御,以迄和议再成。分疆未定,死於河池。世将好古博雅,有《资古绍志录》,效《集古录》,跋尾亦见集中。谥忠献。
※《邵氏集》二十卷
晁氏曰:邵溥字泽民。进士第。靖康初,为户部侍郎,上践祚,以例贬官。绍兴中,复待制,宣抚川、陕。师事崇福十二岁,诗文早有能声。